网站首页

产品中心

智能终端处理器 智能云服务器 软件开发环境

新闻中心

关于开元体育

公司概况 核心优势 核心团队 发展历程

联系开元体育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主页 > 产品中心 > 智能终端处理器

开元体育领益智造研究报告:AI+终端智能制造平台多领域布局增长动能充足

发布时间:2023-12-13 19:48浏览次数: 来源于:网络

  全球领先的精密功能件生产制造企业。公司主要业务为用户提供基础材料(磁体、纳米 晶、碳纤维等)、精密零组件、功能件、模组等产品,业务范围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车 载工程、数通通信、智能安防、智能穿戴、智能家居、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自成立 以来公司持续聚焦精密制造领域,并进一步拓展下游业务,打造一体化布局,实现智能 制造一站式服务。消费电子领域,公司为全球第一大消费电子精密功能件供应商,终端 客户覆盖全球前 10 大智能手机品牌中的 10 家;新能源领域,截至 2021 年,公司动力电 池核心客户全球市场份额超过 35%,中国市场份额超过 55%。

  聚焦高景气度新业务,积极推进 AI+智能制造布局。公司成立以来持续专注于消费电子 产品模切、CNC、冲压等精密功能器件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与苹果、华为、 OPPO、VIVO 等品牌厂商保持密切合作。苹果产品覆盖 iPhone、iPad、iMac、MacBook 及其配件零部件,产品种类和份额不断增加,公司同时于 2018 年成为中国内地各大智能 手机品牌的供应商。2019 年公司进军光伏储能业务,主要产品为微型光伏逆变器、电网 开关、通信套件等。2021 年收购浙江锦泰电子有限公司,正式切入新能源汽车赛道,主 要产品为盖板、转接片、电芯铝壳等。AI 产业链加速迭代升级带动服务器散热、电源等 需求升级,公司产品覆盖云端服务器散热方案、服务器电源、通信射频微波器件。2023 年与 Hanson 签署谅解备忘录,就人形机器人的设计优化升级、量产测试等方面展开合作, 积极推进 AI+智能制造布局。

  全产业链一站式布局,围绕产业链整合进行业务拓展。2014 年前,江粉磁材主要进行磁 性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专注于生产铁氧体永磁、铁氧体软磁、稀土永磁等电子元 件材料,是国内铁氧体磁性材料元件大型制造商之一。公司通过江粉磁材顺利进入消费 电子零部件行业,实现以磁性材料业务为基石,围绕消费电子产品零部件行业发展的业 务多元化发展。 收购充电器制造龙头。2019 年公司收购全球规模最大的充电器制造商赛尔康 100%的股份, 不仅获得充电器、电源适配器和无线充电的技术,为客户在细分领域提供 OEM 和 ODM 的 产品服务,实现了全产业链的垂直整合,同时为公司切入光伏微型逆变器奠定基础。

  全球第一大消费电子精密功能件供应商。公司以精密功能件与结构件为基础,整合行业 上下游,并横向跨入新能源汽车、5G 通信、IoT、可穿戴设备等产业,下游围绕现有客 户和新型客户打造模组产品线。从消费电子领域来看,公司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精密功 能器件产品,产品主要分为模切产品、CNC 产品、冲压件、紧固件等等,广泛应用于智 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类电子产品行业。

  公司所处行业上游为电子材料制造及专业设备制造行业。公司产品主要原材料是消费电 子产品用各类功能性材料,上业基本处于竞争状态,总体上呈现种类繁多、市场供 应充足的特点;另一上业为专业设备制造业,高端设备仍依赖进口,国内相关政策 扶持将促进行业快速发展。公司所处行业下游为消费电子行业,产品种类多、更新速度 快,对精密功能件需求差异较大,公司采用定制化生产经营模式,为客户导向型行业, 公司生产及服务据点和研发中心总面积达 310 万 m²。

  新能源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光伏探寻向上空间。公司在纵向整合精密结构件和功能件业 务的基础上,同时横向发展新能源和光伏新领域,挖掘公司未来新的业务增长点。公司 从 2020 年开始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结构件业务,产品包含功能材料、精密件及模组,如 电池铝壳、盖板、转向辅助系统、软链件、硬链件、锰锌铁氧体磁芯等。清洁能源方面, 公司不断增加光伏领域的投入,已通过海外生产基地向全球微型逆变器市场龙头 Enphase 供货,ODM 能力提升。

  全球化产业布局,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供应链布局,全球生产及 服务据点数量达 58 个。国内生产基地包括深圳赛尔康生产基地,生产充电器和线圈;东 莞生产基地,生产模切、冲压、CNC、结构件和软包;江门生产基地,生产磁性材料和线 圈;贵港生产基地,生产充电器。海外工厂中印度和巴西工厂主要生产充电器、线圈和 电池模组;越南生产基地生产模切、冲压和结构件;法国生产基地负责磁性材料;土耳 其生产基地负责 FATP 业务。

  营收 4 年 CAGR 为 11.27%,23Q1 利润翻倍增长。公司 2022 年营业收入为 344.85 亿元, 同比增长 13.49%,4 年 CAGR 为 11.27%。下游应用场景逐渐多元,公司积极布局多领域 应用拉动营收增长,包括可穿戴设备、TWS 无线耳机以及 AR/VR/MR 领域等。从利润端来 看,2019 年起,公司优化磁材业务,关停亏损业务,归母净利润明显转好;2022 年得益于公司消费电子业务稳定增长、汽车和光伏业务的快速增长以及海外生产基地盈利能力 的提升,公司营收利润均有良好增长。

  精密零部件营收抗大头,汽车及新能源业务快速起量。2018 年公司重组上市后,精密功 能及结构件营收大幅上涨,2022 年增速提高至 8.77%。2020 年公司完成转让帝晶光电 100%股权,剥离与公司主营业务关联度及协同度较弱的显示模组业务。自 2020 年底开始 布局新能源汽车结构件业务,2022 年汽车产品实现收入 11.82 亿元,同比增长 166.22%。 同年通过赛尔康海外工厂大力发展光伏微型逆变器组装业务,积极布局 ODM 市场,新能 源业务快速起量。 产品结构优化,盈利能力修复。2018 年受壳公司关联业务影响,净利率水平较低,随着 进一步剥离不良业务,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开始回升。2022 公司经营步入正轨,毛利率 为 20.73%,同比增加 4.4pct,净利率为 4.61%,同比增加 0.71pct。23Q1 毛利率水平基 本与 22 年保持一致,净利率水平增幅显著,达 8.95%,同比增长 4.34pct。从占公司营 业收入 10%以上的业务来看,精密功能件、结构件及模组 2022 年毛利率为 25.97%,同比 增长 6.13pct;精密件及模组业务营收占比最大,其较高的毛利率提升了公司的整体毛 利水平。

  研发费用率逐年上升,规模效应增强,销售和管理费用率小幅波动。销售费用率方面, 2019 年销售费用率出现小幅上调,主要是 2019 年收购赛尔康的费用和实施股权激励所 致,随着规模效应增强销售费用率持续降低。研发方面,公司为产品开发、精密模具及 工艺以及生产自动化,包括工研院、BG 研发中心及 BU 开发中心三级研发平台,分别负 责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和部署未来产品及技术研究,公司始终保持一定水平的研发费用支 出,对技术、工艺的要求持续提高。

  消费电子稳中有增,技术迭代拉动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预计到 2026 年,全 球消费电子产品的出货量将达到约 30.9 亿部。未来随着传感器和 AI 的技术革新,可穿 戴设备功能将实现多元化,同时折叠屏技术和无线充电技术也将进一步拉动消费电子产 品增长。公司在巩固手机等消费电子领域的同时,积极布局笔记本电脑和 AR/VR 等高景 气度领域。

  终端应用场景丰富,精密部件产品多元。精密结构件和功能件广泛应用于手机主板、摄 像头、屏幕、后盖和声学等部件。模切方面,利用平板、圆刀、激光等技术,生产各类 缓冲密封件、压敏胶、热熔胶、保护膜、光学膜、声学丝网、防水泥透气膜、铁氧体、 石墨烯和纳米晶等材料,并且具备硅胶成型件生产、线圈组装和印刷服务。冲压方面, 公司具有先进的精密冲压技术优势,在产品的尺寸和平面度方面能满足客户的极高要求, 具体使用在手机天线、听筒和线性马达等。CNC 方面,主要生产精密金属小件,产品材 料为不锈钢、钛合金;涉及技术主要是 CNC 和车铣复合加工技术;涵盖的表面处理工艺 包括喷砂、抛光、PVD 和阳极氧化等。

  根据 IDC 数据,2022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约为 12.1 亿部,同比下降 11%,其中安卓端 手机出货量约为 9.77 亿部,同比下降 13%;2023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同比微增 2.8%至 12.7 亿部,预计随着手机销量好转,公司精密部件将依靠丰富的产品线和先进的 加工技术,推动营收更进一步。 下行周期内,大客户产品迭代快,竞争力强,分产品销售金额受消费电子周期下行影响 小。在消费电子进入成熟期的背景下,苹果凭借其产品迭代速度快的优势,销售金额受 行业景气度下行影响小。2022 年 iPhone 销售金额达 2055 亿美元,同比+7%;Mac 销售金 额达 402 亿美元,同比+14.2%;iPad 销售金额达 293 亿美元,同比-8.1%;其他产品销 售金额达 412 亿美元,同比+7.5%。

  苹果系厂商业绩稳中有升,公司毛利率领跑同行。2022 年及 1Q2023 消费电子行业景气 度下滑严重,其中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增速出货量同比为负。而立讯精密、歌尔股份、 长盈精密等苹果系厂商仍然保持正增长,营收增长率均保持在 30%以上。公司和长盈精 密的毛利率水平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分别为 20.49%和 18.23%。

  1Q2023 智能手机整体下滑,苹果销量逆势增长。根据 Canalys 数据,1Q2023 全球智能手 机出货量同比减少 13%;其中苹果手机出货量 0.58 亿台,同比增长 3%,市场份额由去年 同期的 18%增长至 21%。中国大陆方面,1Q2023 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减少 11%;其中苹果 跌幅较小,出货量为 0.133 亿台,同比减少 3%,以 20%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市场的最大 赢家。

  大客户在产品设计、功能特性方面不断创新,资本开支处于高位,需要零部件数量、功能持续增加。据 Capital IQ 数据,2022 年北美 A 客户资本开支达 107 亿美元,同比3.40%,预计 2023 年北美 A 客户资本开支超 120 亿美元,同比+12.47%,稳健处于高水平, 将稳步带动公司业绩增长。 iPhone 迎来微创新,抓住产品更新窗口。随着 iPhone 升级换代,BOM 成本也在不断攀升, 公司在 A 客户单机 ASP 不断上涨,已经超过 16 美元。目前公司“一站式”智能制造服务 已成规模,预计未来将继续深挖 A 客户 MacBook、Air Pods、iPad 和 MR 等产品线。下一 代 iPhone 新机型有望在屏幕、摄像头和接口等方面做出突破,23 年整体销量有望回暖。

  iPhone 的 BOM 逐年攀升,BOM 占比超 40%。iPhone BOM 成本随着处理器、屏幕和摄像头 成本的增长呈上升趋势,BOM 占售价比例从早期机型的 20%提升至 40%以上。iPhone 物料 成本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采用柔性 OLED 屏以及玻璃后盖,模切及冲压件使用量增大; 随着摄像头数量的增加,对 CNC 工艺的需求加大;无线充电技术的使用,提升马达模组 和声学模组的使用占比。

  大客户收入贡献较大,销量回暖+份额提升+价值量提升助力公司业绩增长。公司与消费 电子头部客户保持长期合作,苹果端收入占比超过 60%。消费电子作为公司的核心业务, 涉及产品覆盖 iPhone、电脑、iPad 和智能可穿戴设备。从份额占比来看,公司单一料号 中单一工艺占比存在一定拓展空间。价格方面,根据产业链调研数据,模组 ASP 大概在 20-30 美元,手机料号 ASP 在 20 美元左右,价值量提升将带动公司业绩更进一步。 平板电脑接近饱和,传统电脑微量提升。根据 IDC 预测,2023 年个人电脑出货量将同比 下降 11.2%,预计 2024 年将回暖,个人电脑和平板电脑的出货量将比 2023 年增加 3.6%,达到 4.177 亿台,超过疫情前的水平。长期来看,平板电脑将趋于饱和状态, 从 需求侧来看,疫情期间居家办公产生了大量的需求,目前迭代替换仍需要一定时间。

  平板全球出货量下滑,苹果市占率继续领跑。2022 年全球平板出货量 1.63 亿台,同比 减少 3.3%。2022 年苹果平板出货量位居全球首位达 0.62 亿台,同比增长 7%;市占率达 38.0%,同比增长 3.7%。

  多模态大模型赋能 AI,轻量级小模型进场。从智能终端来看,目前的智能交互仍是基于 执行具体任务的小算力模型,受限于 AI 基础设施搭建,现在系统仅能实现简单的远程控 制设备、设备间单一互联互通,无法做到设备自我学习、用户行为数据收集分析、提供 完全个性化用户服务的能力。OpenAI 的 ChatGPT 产品所具备的搜索与问答功能能够明显 提升交互体验,基于大规模公开数据集上的训练,ChatGPT 逻辑性大幅提高。除此之外 大模型上,百度文心一言、三六零大模型、华为盘古大模型、阿里大模型等争相发布, 从 GPT-1 到 GPT-3.5,GPT 模型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小模型上,谷歌发布通用 PaLM 2 的最轻量版本 Gecko 可在移动设备端运行,“小型化”和“离线化”的模型出现。

  多模态模型结合不同模态数据进行联合建模,AI 应用空间有望进一步拓展。AI 涉及到智 能机器学习、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等人机交互功能,凡是可以搭载智能语音系统、 设备间接口互联、人机交互功能的终端都将受益于 AI 带动产品迭代升级,包括智能手机、 智能穿戴、智能音箱、智能家居、智能车载等等。随着硬件、软件系统、内容质量以服 务系统完善,多模态大模型赋能下通用与垂直应用场景的应用端革新渐渐开启,有望带 动智能终端需求的快速增长。根据艾瑞咨询数据,基于物联网、5G、多模态 AI 等融合技 术驱力推动,预计 2027 年中国人机交互领域的消费级硬件产品/对话式 AI 产品市场规模 将分别为 177/107 亿元。

  终端硬件成为 AI 入口,手机等传统智能终端有望成为 AI 生态算力环节重要落地应用。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基于物联网、5G、多模态 AI 等融合技术驱力推动,预计 2027 年中 国人机交互领域的消费级硬件产品/对话式 AI 产品市场规模将分别为 177/107 亿元。根 据 VerifiedMarketResearch,2022 年全球智能音箱市场规模为 80 亿美元,预计到 2030 年全球智能音箱市场规模将达到 321 亿美元,23-30 年的 CAGR 为 16.65%。 以手机为例,大模型赋予手机用途打破原来有限搜索范围,提供开放生态和平台支持, 对应可以满足指定场景、指定需求、指定服务。OpenAI 也表示将在未来的迭代版本中接 入联网和插件功能,手机对应平台生态会进一步扩大。未来手机有望转化为人与万物互 联的重要流量入口,在 ChatGPT 的加持下对于智能手机硬件环节提出更高的性能指标升 级优化的要求,比如算力、散热、电池等等,有望迎来新一轮产品创新周期。 以智能音箱为例,从苹果 Siri、微软小冰到智能音箱,智能音箱乃至智能语音交互设备 已经逐渐融入日常生活。但是传统智能音箱还停留在完成单轮对话和单个指令阶段,根 据麦克风获取到的关键词提供几个对应答案。而 AI 交互智能音箱作为智能家居的交互入 口,集合了工具性、娱乐性和陪伴性等多种属性,交互功能的背后都是各类 AI 大模型, 解决终端用户的所有需求。

  首先,复盘历史来看,历史上消费电子产品周期大创新决定β,技术迭代小创新带来α, XR 智能硬件或开启消费电子中新一轮的产品周期。从历史产品发展来看,智能手机及 TWS 两大爆品的发展均符合“S 型曲线”。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新产品的发展将会经 历四个周期: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消费电子作为典型的产品驱动型产 业,行业贝塔由产品创新决定。 以智能手机为例,苹果指数与全球智能手机渗透率及出货量高度拟合,且与产品生命周 期曲线相关性较强,股价波动与渗透率的提升速度密切相关。新产品渗透率的提升,引 发新老龙头公司更迭,抓住产品迭代机遇的公司迎来飞速发展。

  龙头公司表现更佳,在产品周期替代的窗口下更加受益。以智能手机为例,苹果产业链 公司股价表现优于智能互联指数,长期收益率更高且公司股价波动明显小于指数波动, 收益更加稳定,主要系苹果作为全球智能手机龙头,2022 年苹果在智能手机行业出货量 占比为 18%、营收占比为 48%、利润占比为 85%,果链公司也因此攫取了更大的市场份额、 利润份额。

  XR 产品不断渗入电子消费体系。XR 行业兴起,随着设计的改良和软硬件的更新,预计今 年开始放量,公司在 XR 业务存在广阔上升空间。公司凭借在模切、冲压、CNC 和注塑等 小件公司的多年技术优势,承接国内还高端 AR/VR 产品注塑结构件、光学核心元件和声 学件制造,同时独家为国内领军 AR 品牌提供整机代工服务。根据 wellsenn XR 数据, 2022 年全球 VR 出货量为 986 万台,预计 2025 年将增长至 3500 万台,CARG 为 52.54%。 2022 年全球 AR 出货量为 42 万台,预计 2025 年将增长至 300 万台,CAGR 为 92.58%,未 来三年 AR/VR 增长可观。

  国内 AR/VR 产品销量涨幅明显,消费者接受度不断攀升。根据中 wellsenn XR 数据,中国 VR 季度出货量 2022 年增幅显著,4Q2022 出货量达 35 万台,环比增长 169.23%。中国 AR 季度出货量自 2020 年起保持持续上涨,近几个季度增长率保持在 30%左右,4Q2022AR 出货量为 4.9 万台,环比增长 113.04%。

  6 月 6 日苹果发布其 MR 产品——Vision Pro。售价 3499 美元、预计于 2024 年初上市发 货。售价高于此前预期、上市时间晚于此前预期。①硬件:该产品独特的双芯设计, M2+R1 芯片,M2 提供非凡计算性能,R1 芯片、处理 12 个摄像头、5 个传感器、6 个麦克 风采集的数据,降低传感器和显示屏之间的延迟,12 毫秒内新图像就能传到显示屏、快 达眨眼速度的 8 倍。显示模组采用 Micro oled,为每只眼睛提供比 4K 电视更多的像素; 光学模组采用 2 片 3P pancake。安全方面采用 Optic ID 虹膜辨识解锁。②软件:发布 专属 visionOS, visionOS 建立在 macOS、iOS 和 iPadOS 的基础上,使用者可实现裸 手操作。并且 Vision Pro 可直接兼容数十万个 iPhone 和 iPad 的 app。③应用亮点: 沉浸式效果更佳(可调整画面大小、屏幕尺寸可达 100 英尺宽,自动调暗周围光线,适 合观影体验);首台 3D 摄像机,通过3D 镜头捕捉画面,再以 3D 方式重温立体影像;工 业教育方面可实现 3D 展示、教学。

  苹果加速 VisionOS 平台应用开发&生态构建,或开启空间运算新时代。Vision Pro 将于 7 月在库比提诺、伦敦、慕尼黑、上海、新加坡和东京开设开发者实验室,为开发者提供实践体验,在 Vision Pro 硬件上测试 app,并获取 Apple 工程师的支持。开发者团 队还可申请开发者套件,帮助其直接在 Vision Pro 上快速进行构建、迭代、测试,吸 引更多开发者参与 VisionOS 开发和升级。

  公司多元布局 AR/VR 产品,占据元宇宙产业“入口”。在 AR/VR 领域,公司基于传统消费 电子业务优势,技术端积累在模切、CNC、注塑、冲压等小件工艺多年的竞争优势,客户 端承接大客户合作基础,以良好口碑拓展更多客户。目前公司在海内外客户高端产品中 已负责注塑结构件、光学核心元件和声学件制造供应等等,公司独家承接国内 AR 领先企 业 Nreal 产品的眼镜整机组装、注塑结构件和声学件制造;和大客户深度合作 XR 产品, 主要提供头显中的精密部件,BOM 占比可观,为客户提供模块到产品的研发和制造解决 方案;供应 Meta 中高端旗舰机型 Meta Quest Pro 结构件,包括一定量的小件业务和 代表性大件,价值量方面,光学组件 cover window 的 ASP 大约为 15- 20 美金左右。

  AI 助力“机器人+”时代来临,机器人产业链有望迎来繁荣发展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 的发展,尤其是 ChatGPT 作为 AIGC 领域顶尖的模型,有望加速人工智能在各行业渗透, 颠覆现有的生产力形式。机器人将会是人工智能技术全面爆发的重要变量,智能化程度 越来越高,逐渐进入颠覆式阶段,成为一个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一体的核心 载体,拥有较为广泛的产业应用。与此同时,特斯拉、小米等科技巨头相继推出人形机 器人解决方案,为人形机器人领域注入强心剂。特斯拉有望凭借其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制 造技术,加快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革新以及产业链降本,未来人形机器人在家庭和工业 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政策上,春节前工信部等 17 个部门印发了《“机器人+”应用行 动实施方案》;主要是提出开拓机器人的 10 个应用重点领域,到 2025 年制造业机器人 密度比 2020 年翻一倍,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大幅拓宽。 根据 IFR 统计数据,预计 2022 年全球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 约 195 亿美元、217 亿美元、101 亿美元,机器人市场规模合计约 513 亿美元,同比 增长 19.6%,2017 -2022 复合增长达 14.7%。其中,中国市场快速发展,预计 2022 年 占全球机器人市场比重约 34%、市场规模达 174 亿美元。

  机器人为人工智能核心载体,将拥有较为广泛的产业应用,人工智能使得机器人向智能化、 多场景方向发展。传统机器人无法实现软件算法在线升级,智能化机器人能够通过软件 算法的迭代持续提升性能,机器人的能力理论上是没有上限的;并且随着机器人应用规 模增大,机器人算法迭代越完善,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也会越高,机器人的可适用的场 景及价值将会指数增加。与此同时,在信息技术、材料技术、传感技术等多技术融合创 新驱动下,机器人将会是人工智能技术全面爆发的重要变量,逐渐进入颠覆式的阶段, 成为一个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一体的产品,未来在更多的应用场景加速应用, “机器人+”时代来临。

  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深圳市领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 Hanson Robotics Limited 签署谅 解备忘录,双方将人形机器人的设计优化升级、量产测试等方面展开合作。Hanson 和领 鹏希望合作探索机会和解决方案,改善先进人形机器人的性能、可靠性和成本效益,优 化其量产设计。汉森团队由 DavidHanson 博士创立,推出了著名的机器人角色 SophiatheRobot。领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机器人系列产品、掌握精密数控设备和先进制 造领域核心技术。 提出控制器系列解决方案,赋能机器人性能改进及应用优化。领鹏智能工业控制器以驱 控一体思路整合控制器与各种外设,并提供必要接口用于设备间通讯,完美解决国内同 类产品的性能不足和易用性差的问题。在应用方面,提供 Scara、Delta、码垛、六轴等 类型机器人控制模块;支持定制机器人控制,提供基于以太网的 TCP/IP 通讯接口;采用 图形化的指令块,用拼图的方式编程,实现各种逻辑和运动控制,编程 APP 安装于手机 或平板电脑上,通过 WIFI 与控制器实现无线连接,易入门,易操作,无需专业背景;驱动控制、视觉系统搭载、高速图像采集、高精度测量等方面都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

  开元体育

  AI 发展提速电子半导体基础设施发展,海量数据的收集、清洗、计算、训练以及传输需 求,催化 AI 产业链加速迭代升级,带动服务器增长与 AI 服务器占比提升,利好英伟达 及服务器产业链大量使用的 CPU,GPU,PCB,DDR5/HBM 存储器,服务器散热,电源,光 芯片/光模块等,具体到云服务器散热端升级: 芯片端,摩尔定律发展晶体管数量增多,产品功耗瓦数升高,对于散热的要求提升。随 着 IC 制程、晶片效能、小型化升级,芯片瓦数大幅提升,表面高单位密度发热,对于导 热、散热的要求提升。以主流厂商为例,Intel 10nm 以下制程需采均热片以解决发热问 题,AMD 7nm 制程使用均热片,5nm 则必须采用均热片进行散热。未来随着先进制程比如 3nm 推进,同时搭配 3D 封装,对于散热效率的要求更高。 系统端,AI 应用加速数据中心向高密化趋势演进。高算力 AI 芯片导入将加速服务器高 功率密度演进趋势。据 Uptime Institute 发布的《全球数据中心调查报告》显示,2020 年全球数据中心平均单机架功率为 8.4kW/机架,相比于 2017 年的 5.6kW/机架有明显的 提高。其中,1-4kw 占 25%,5-9kw 占 46%,10-19kw 占 13%,中国目前与全球水平仍有差 距。据 CDCC 调研,国内全行业数据中心中 8kW 功率密度以上的机柜占比由 21 年的 11% 提升至 22 年的 25%,高功率机柜占比提升明显。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模型训练推理等应 用增加,多样化算力协同成为常态,单 IT 机柜主流功率密度将从 6-8KW/柜提高到 12- 15KW/柜,超算、智算中心功率密度将提升至 30kW 以上。

  我们测算大模型训练+推理驱动功耗提升和散热需求升级: 训练阶段:根据 OpenAI 团队发表于 2020 年的论文《Language Models are Few-Shot Learners》,训练 1 次 1746 亿参数的 GPT-3 模型需要的算力约为 3640 Petaflop/s-day, 假设当前大模型每次训练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则对应算力需求为 121petaflops。随着模 型参数增加和训练时间缩短,远期算力需求会有明显增长。AI 训练芯片参考英伟达 A100 参数,算力 15.67TFlops,有效算力约为 30%。 推理阶段:与用户活跃数、提问字数等参数有关。此处不考虑峰值,假设访问需求平均 分配在全天各个时段。随着 AI 应用深化,用户活跃数、模型参数会呈现明显增长,此外 访问时延降低。AI 推理芯片参考英伟达 T4 参数,算力 8TFlops,假设有效算力利用率 30%。

  参考相应训练/推理芯片热设计功耗分别为 400/200W,且未来随着芯片性能呈正比例增 长,得到散热总需求。

  散热系统核心为由热管、均热板构成的散热模组。一般来说,服务器散热系统的作用是 将内部热量发散到机柜之外,而其中芯片是最主要的发热源。芯片散热模块原理即为将 芯片热量通过热管、均热片等导热材料传导,沿着导热环节到达散热鳍片位置。散热鳍 片是纯铜制造,多褶结构,与空气接触面积大,传导至散热环节通过启动风扇进行主动 散热,风扇的转速会根据散热量的多少自动调节,从而完成导热至散热的环节。 公司已经具备相关散热模组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应用于各大客户的各类终端产品中。公 司散热产品覆盖了消费电子行业散热领域的全产业链,涵盖散热零部件及散热模组,包 括石墨片、导热垫片、导热胶、VC 热管、均热板以及散热模组。公司推动散热产品线 自动化生产,自主设计和开发不同材料、不同结构类型的热管、均热板、模组等散热方 案,产品向扁平化设计、高效传热 、远端转热优化,面向云端服务器、网络交换机的散 热要求。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动力电池装机量乘势而长。随着全球“碳中和、碳达峰” 的进程加快,未来新能源汽车将逐步替代燃油车,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动力 源,其需求也在不断攀升。根据 marklines 数据,2022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出货量达到 1050 万辆,同比增长 63.25%,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 20%以上,全球渗透率也突破 10%;预计 2025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接近 50%,全球渗透率也有望达到 30%左右。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宁德时代龙头地位稳固。新能源汽车通过动力电池 带动车辆的电动机实现行驶,燃油车的电瓶电池主要用于起步、照明、点火等功能,而 动力电池的主要作用是持续提供动力,并支持循环充电使用。根据韩国机构 SNE Research 数据,2022 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 517.9GWh,同比增长 71.8%。其中宁德时代 出货量 191.6GWh,份额占比约 37%位列第一;LGES 装机量 79.3GWh,份额占比 15.92%, 位居第二;比亚迪出货量 67.2GWh,份额占比 13.49%位列第三。

  动力电池发展可观,拉升电池结构件需求精密结构件方面,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 2022 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规模为 207 亿元,预计 2026 年这一规模将上涨至 618 亿元, CAGR 为 31.4%。中国锂电池结构件来看,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由 2017 年的 31 亿元 扩大到 2022 年的 338 亿元,预计 2025 年将超过 780 亿元。

  新能源汽车电池市场下游参与者对高端精密结构件有着更大的需求。动力电池精密结构 件一般包括,电芯顶盖、钢/铝外壳、正负极软连接、电池软连接排。结构件的功能及质 量会直接影响锂电池的安全性、密闭性和能源使用效率等。按照电池封装技术路线不同, 主要有方形、圆柱、软包三种形状,对应的结构件分别为方形结构件、圆形结构件和铝 塑膜。

  锂电池行业壁垒高,电池结构件行业集中化。锂电池结构件行业壁垒较高,由于锂电池 的安全性需求高,下游电池厂商对于结构件供应商的验证过程复杂,不会轻易更换供应 商。目前,我国锂电池结构件竞争格局逐渐明朗,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聚拢,2021 年科 达利和震裕科技占据约 33%的市场份额。放眼新能源汽车结构件来看,除了动力电池结 构件外,新能源汽车车身也包含多种结构件,如门锁结构件、减震器结构件和座椅结构 件等。

  公司 2021 年收购浙江锦泰,正式布局动力电池结构件。2021 年公司开始切入汽车板块 并实现创收,在 2022 年实现创收翻倍。目前已建成浙江湖州、江苏苏州、江苏溧阳、 固件福鼎及四川成都等生产基地。下游客户已拓展至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未来将进一 步保持合作关系,同时海外业务也在同步扩张,公司凭借优质的生产制造能力,有望不 断提升汽车板块市场份额。

  依托已有制造能力,提供各类车用精密部件。公司在汽车领域的产品包括功能材料、精 密件及模组,如提供电芯铝壳、盖板、转接辅助系统、软连接、硬连接和锰锌铁氧体磁 芯等电池结构件产品及柔性软连接、注塑件等其他汽车相关精密结构件。其中动力电池 结构件中的电芯铝壳主要用于方型锂离子电池上,具有产品亮度好、尺寸精确,防爆、 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同时铝壳延展性好,可进行定制化生产;盖板主要是包裹固定 裸电芯并实现密封,同时保证电流的导通;连接片一端与锂电池的正极或负极连接,另 一端连接导电路板上,起到传输电流的作用,起到连接电池模组的作用。

  深挖新能源汽车市场,充电桩业务有望承接 Enphase 电车充电器。公司子公司印度赛尔 康,其 CNC 及冲压产品的电镀产品和装配产品主要为新能源充电插座提供零部件。同时, 其客户 Enphase 正在积极开展家用新能源汽车充电器,可依靠光伏能源补充电能,与公 司光伏业务形成协同。因此,赛尔康有望凭借其零部件制造工艺承接 Enphase 更多产品 业务。

  光伏储能市场广阔,分布式是发展趋势。全球降碳减污步伐加速叠加欧洲能源危机,探 索新能源供给成为必须,推动光伏储能装机量提升。根据 BNEF 数据,2022 年全球光伏 新能装机量为 252GW,同比增长 38.46%,预计 2024 将达到 325GW。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 数据,2022 年中国光伏装机量为 63.7GW,同比增长 16.03%,预计 2024 年将增长至 82.4GW。

  分布式光伏是未来发展趋势。光伏发电系统一般分为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和并网光伏发电 系统。其中,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根据建设规模及方式的不同,进一步分为集中式光伏发 电系统以及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国内来看,随着绿色低碳发展进程加快,《国家能源局 2022 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 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等系列政策的出台,涉 及工业、建筑、城市等领域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期。

  逆变器是光伏关键设备,微逆增长空间可观。逆变器作为其产业链的中游,下游应用场 景包括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和储能装置等。逆变器的主要作用在于将光伏工作产生直 流电电,转换为适用于家庭设备的交流电。其中微型逆变器主要只用于户储等分布式光 伏系统,起到交直流转换功能的基础上,安全系数相对较高。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报告, 2022 年全球微逆需求量达 2.93GW,预计将突破 10GW;2022 年全球市场规模为 63 亿元, 预计 2025 年将接近 250 亿元。

  公司海外布局微型逆变器 ODM,深度绑定行业龙头 Enphase。2019 年公司收购收购印度 赛尔康,奠定了布局光伏领域的基础,为全球微逆龙头 Enphase 提供组装业务。Enphase 市占率接近 80%,主要业务来源于欧洲和北美市场,由于能源受限及电价上调因素,欧 洲光伏逆变器需求快速增长。

  Enphase 龙头地位稳固,营收高速增长。Enphase 作为美国上市公司,凭借其本土化经营 优势,在北美市场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客户忠诚度高,在销售渠道和客户资源方面 具有显著优势,2020 年出货量占全球微逆出货总量的 77.8%,第二位昱能科技的市占率 为 12.2%。Enphase2018 年营业收入 3.16 亿美元,2022 年增长至 23.31 亿美元,CAGR 为 64.78%,同时近两年营收增速保持在 60%的高水位上。 2022 年 Enphase 生产数量接近 2000 万套,供货产品包括 IQ7 和 IQ8 等。公司代工份额 超 30%,预计 Enphase 将在 2023 年扩大产能至 4000 万台,伴随着下游客户产能扩张公 司有望获得更多订单。

  公司产品分为精密功能件及结构件、充电器及精品组装业务、材料业务、汽车产品和其 他业务,分业务情况来看: 精密功能件及结构件业务:公司精密器件经验丰富,一方面将持续聚焦传统消费电子业 务产品优势,以一体化、智能化生产制造、全球化服务响应布局优势持续保持行业竞争 力,提升客户供应份额以及产品覆盖广度。另一方面在 AR/VR 领域,公司精密功能件、 结构件已应用于头部 AR/VR 品牌产品,随着品牌通过技术创新解决发展瓶颈,打造爆款 应用,激发市场需求,产品销量释放将为公司提供更强增长动能。我们预计 2023-2025 年营收可达 271/308/345 亿元,同比增速 14%/15%/14%。毛利率方面,随着公司精密器 件产品结构优化,降低低附加值产品比例,高附加值新产品拉动 ASP 价格提升,盈利能 力有望保持稳健,我们预测 2023-2025 年公司精密功能件及结构件业务毛利率为 26%/25%/25%。

  充电器及精品组装业务:充电器及精品组装业务主要受无线充电、手机快充需求影响, 预计在行业需求相对稳健的情况下将保持平稳增长,我们预计公司充电器及精品组装业 务 2023-2025 年营收可达 69/72/76 亿元,同比增速 5%/5%/5%。毛利率方面,规模效应 下公司产品毛利率稳中有升,2023-2025 年为 8%/9%/9%。 材料业务:公司材料包括磁性材料、碳纤维材料等产品,主要应用领域为消费电子、工 业、汽车等领域中。随着公司未来新产品的逐步导入,我们预计公司材料业务 2023- 2025 年营收可达 10.91/11.46/12.03 亿元,同比增速 5%/5%/5%。毛利率方面,未来新品 导入下产品附加值提升,预计毛利率能够稳中有升,2023-2025 年毛利率为 10%/11%/12%。

  汽车产品:汽车零组件单车价值量不断提升,增量可观,公司依托结构件产品线多年积 累的研发、生产能力和规模优势,不断在汽车领域拓展产品线,有望持续打开市场,因 此营收将获得较大增速。我们预测 2023-2025 年汽车产品营收可达 18.91/27.41/38.38 亿元,收入同比增长 60%/45%/40%。毛利率方面,随着公司汽车零组件产品的销量增加, 新能源汽车业务产品结构持续优化、规模效应体现,毛利率将稳步提升,我们预测 2023-2025 年公司汽车业务毛利率为 10%/13%/15%。 其他业务:公司其他行业类别主要包含 5G 产品、清洁能源产品、以及已剥离的显示及触 控模组业务。2023 年后随公司清洁能源产品的持续放量,该业务会迅速发展,预计 2023-2025 年其他业务营收 23.29/32.61/44.03 亿元,同比增长 45%/40%/35%。毛利率预 计趋于稳定,三年分别 8%/9%/9%。

  费用情况:(1)研发费用方面公司为保持其精密结构件、功能件技术领先性,持续加大 研发投入,优化研发流程,结合行业终端客户产品新需求,不断推出新产品拓展应用领 域。我们综合考虑公司新产品研发需求及规模效应影响,假设 2023-2025 年公司研发费 用率为 6.0%/6.0%/6.0%。(2)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方面公司规模效应逐步体现,市场认 可度高,且持续优化管理环节,控制成本费用,整体管理效率较高,预计销售费用率、 管理费用率将维持稳定,假设 2023-2025 年公司销售费率为 0.75%、0.73%、0.71%,假 设 2023-2025 年管理费用率为 4.0%、3.8%、3.6%。

下一篇:中国智能终端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开元体育
上一篇:中科创达获303家机构调研:公司自研的SOA智能软件平台实现了车云一体(附调研问答)开元体育

咨询我们

输入您的疑问及需求发送邮箱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