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产品中心

智能终端处理器 智能云服务器 软件开发环境

新闻中心

关于开元体育

公司概况 核心优势 核心团队 发展历程

联系开元体育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主页 > 新闻中心

开元体育10亿元又一家985设立新基金

发布时间:2023-12-24 15:18浏览次数: 来源于:网络

  本月初,复旦大学刚刚发布了10亿元的科创母基金。这周,上海交通大学又发布了“上海交大-大零号湾科技创新基金”。

  这支基金由上海国资母基金与上海交通大学等各方共同出资,总规模也是10亿元。基金将围绕上海交大科创项目布局,依托“大零号湾”功能优势,努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大零号湾是上海打造的对标硅谷的科创高地。今年2月,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印发《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方案》。强调大零号湾将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建设成为“世界级科创湾区”。

  本次“上海交大-大零号湾科技创新基金”正式落地,打通了“技术-产业”之间的资本链条,标志着大零号湾的创新生态更上一步台阶。

  而且,据上海交通大学官方披露,上海交大还将与另一个大型国有投资平台合作,组建总规模20亿元,聚焦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直投基金。目前组建工作已进入收官阶段,即将正式启动。

  继复旦之后,规模10亿元的“上海交大-大零号湾科技创新基金”也正式落地。这是上海交通大学携手上海国资母基金等单位共同组织的科创基金。该基金的定位,是依托上海交通大学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项目,为大零号湾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推进剂,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学校将以此次科技创新基金的成立为契机,通过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基金链的深度融合,持续支持‘教师圈、‘校友圈和‘朋友圈的‘交大系科创企业落地‘大零号湾,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高地注入更多的活力。

  所谓大零号湾,是指“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这是去年7月,上海市正式设立的面向未来产业的科创区。其定位直接对标硅谷,希望通过大零号湾与浦东张江、杨浦国家创新型城区、青浦华为基地一起,共同支撑上海建设成为拥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按照今年2月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印发的《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方案》,至2025年,“大零号湾”基本建成,高新技术企业要达1000家以上,新增上市企业达20家以上,区域产值规模达千亿元级。至2035年,形成万亿市值的高技术企业集群,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科创“新名片”和“新地标”。

  很显然,要完成这样的目标,就必须依托区域内两所高校,特别是上海交通大学的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优势。所以,这次设立10亿元的科创基金,是上海交通大学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大零号湾科创中心建设的有力举措。

  当然,这不是上海交通大学第一次涉足科创投资。恰恰相反,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最早涉足一级市场的高校。

  早在2001年,上海交通大学就发起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主要职能是接受和管理广大校友及社会各界给予上海交通大学的捐赠,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数据显示,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先后出资了青松基金、君联资本、紫江集团、达泰资本、联新资本、金沙江创投、红杉中国、启高资本等知名机构,而且还直投了景昱医疗、上海领微科技等项目。

  在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又成立了专门的市场化资产管理机构“菡源资产”,通过主动配置管理优质资产为捐赠资金保值增值。据官网显示,菡源资产已投资一流的VC/PE和二级市场基金,并通过校友创业支持计划等助力搭建交大系创业和投资生态。

  比如,2021年上海交大设立的“未来产业母基金”,就是由菡源资产所管理。这支母基金专门服务于上交师生科技成果转化,主要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进行投资。启高资本、光速光合、小苗朗程、红杉中国、方广资本等知名机构都是未来产业母基金的合作GP。

  虽然从表面上看,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及其旗下资产管理公司和母基金,出手的次数不多。但此前有媒体统计,其间接持股的公司达1000多家。其在中国创投界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随便举一些名字,都耳熟能详。比如红杉中国的沈南鹏,是上海交大数学科学学院1988届本科校友,软银中国管理合伙人薛村禾拥有上海交大电子工程学士学位,华平则是上海交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1982届本科校友。此外,君联资本董事长朱立南、明势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明明、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五源资本创始合伙人刘芹和石建明、IDG资本合伙人过以宏、光速中国合伙人朱嘉、云启资本创始合伙人毛丞宇等,均是上海交通大学校友。

  “万亿宁王”创始人兼董事长曾毓群,系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1989届本科校友。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联合创始人成明和,系上海交通大学1985届生物医学仪器专业本科及1988届生物医学工程硕士校友……

  据菡源资产旗下“上交新上院”公众号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底,国内A股上市公司中,交大校友或教授作为实控人、董事长或总裁,创办的上市公司共有85家,总市值已近3万亿。

  还有一组数据更有意思,在2018年前,交大系国内上市公司数量仅为36家。但在短短5年时间,交大系上市公司开始倍增。最近2年交大上市的数据更是扶摇直上,2021年增加15家,2022年更是一举增加16家上市公司。

  比如2022年上市的联影医疗,其创始人张强,是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硕毕业;人工智能公司云从科技创始人周曦,是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

  汽车智能化科技公司亿咖通,创始人沈子瑜,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得工学硕士学位……医疗器械、人工智能、网联汽车,正是当下最为热门的产业赛道。

  而今年,2006届计算机本科、2009届硕士校友戴文渊创办的第四范式,1997届计算机硕士校友孙仲斌创办的三态股份,1999届上海交大电院研究生校友胡晓东担任联合创始人的途虎养车,都相继登陆资本市场。其中被誉为“港股自动驾驶第一股“的第四范式,创始人戴文渊、首席科学家陈雨强、首席架构师胡时伟、副总裁郑曌 ——4位高管均是交大人。

  可见,上海交通大学在中国硬科技创业中占据重要地位。难怪“大零号湾”的定位是建设“未来硅谷”。至少在科创上,上海交大的创业者实力斐然。

  高校创投逐渐活跃,是科技创新时代的一个缩影。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一批中国高校,有机会开创中国的“耶鲁模式”。

  比如,2020年11月,上海交大启动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改革试点,要在未来2年内要完成一批科创企业“阳光化”、IPO申报,新设一大批科创企业,并培养百人规模的高素质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全面激发师生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形成成熟定型、可复制推广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和模式。

  2022年3月,上海交大又发起“天工计划”,旨在提升科学家创业成功率,助力构建交大系创新、创业、创投的良性互动生态,与此同时,“天工之家——科学家创业服务中心”也正式揭幕,未来将为科学家创业提供实体空间支撑,构建资本与科学家沟通的桥梁。

  这些计划与举措都旨在解决科研工作者创业过程中,普遍面对的知识产权保护不足、所有权界限不清、激励不足、市场开拓艰难等问题,培养兼具科学家和企业家双重身份的优秀创业者。

  而在“钱”上,上海交通大学也一样不缺。据“新财富”统计,2018-2022年中国内地高校基金会获得的社会捐赠排名中,上海交通大学以27.58亿元,位列第四,仅次于清华、浙大和北大。

  在2021年2月,宁德时代就发布公告,控股股东为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拟向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其持有的公司200万股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0.09%。2022年,睿远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陈光明捐资1亿元。普联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建军再次慷慨捐资9000万元。东方财富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其实捐赠设立“其实医学创新发展基金”,用于支持医学院浦东新校区的建设与发展……

  而随着“上海交大-大零号湾科技创新基金”等科创基金的相继落地,将为高校创业者提供更优渥的融资环境。

  如果说大学解决的是“从0到1”的科学问题,那么高校系基金则是为“从1到10” 而服务。未来中国创投界,必有高校系基金的一席之地。开元体育

下一篇:开元体育江苏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集群乘风而起
上一篇:开元体育AI 侵袭广告部门谷歌员工担忧人工智能抢饭碗

咨询我们

输入您的疑问及需求发送邮箱给我们